近期,濟南市章丘區繡惠街道施家崖村藕田蕩漾、果香蝦肥,龍蝦節即將開幕。如今,村里200多畝的蓮藕田里,有160多畝放養了小龍蝦,規模達到了24000多斤。眼下,蓮藕和小龍蝦都到了收獲的時候。
這是章丘沃野上豐收的一個鏡頭。9月23日,“慶豐收 促和美”章丘區慶祝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舉行,一曲豐收的歡歌在鄉村田野上唱響。
2023年,小麥收獲面積78.18萬畝,總產33.29萬噸,秋糧總種植面積83.35萬畝;蔬菜(食用菌)瓜果類播種面積29.07萬畝,產量129.9萬噸;畜禽規模養殖場175家,黃河舒心養殖場通過國家級生豬調控基地專家組審核……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雙豐收,產業興旺和農民致富雙促進,截至2022年底,所有行政村集體收入全部超過30萬元,50萬元以上行政村占80.8%,廣大農村活力迸發。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
刁鎮街道鮑家村種植鮑芹已有一千年之久,但一度出現市場混亂、沒有冷庫、種得好賣不好等問題。2019年,返鄉大學生劉向偉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發展難題,他帶著村民先行先試發展大棚種植。沒幾年,全村就發展到了600多個大棚。他還將鮑芹加工分成三個等級,區分消費群體,讓精品鮑芹走進大型商超酒店?,F在的鮑家村,已經形成了以村集體領辦合作社,規?;N植,分類包裝,統一定價的新模式,100多個種植戶加入了合作社,種植戶們的收入狀況明顯改觀。
像劉向偉這樣回鄉人才“挑大梁”的故事,還有很多。在豐收節現場,第九屆齊魯鄉村之星代表、第十批“海右計劃”鄉村振興人才代表、鄉村振興帶頭人等一批人才接受表彰。
近年來,章丘堅持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選人用人導向,打造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骨干隊伍。目前,有217名回鄉人才當選為村兩委成員、79人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同時,實施鄉村人才“磁聚計劃”,開展頭雁領航、歸雁奮飛、雛燕培育三大行動,制定“人才新政25條”“鄉村人才振興方案”等政策,統籌推進人才引進和本土人才培育,加大創業初創期、早中期支持力度,優先落實人才安居、金融服務等優惠措施,打通人才成長全路徑,培育集聚各類鄉村人才2萬人以上,各領域人才規模不斷壯大、素質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引領者。
如今,穿行在章丘,一步一景、一村一韻,美麗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章丘聚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環境不斷變美,鄉風文明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