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碧波萬頃,蟹肥水美;武城縣辣椒小鎮,紅艷似火;聊城葫蘆園內,游人如織……當前,山東特色農產品陸續進入收獲時節,各地深挖市場消費潛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拓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空間。
10月初,微山湖上煙波浩渺,在微山縣韓莊灣的大閘蟹生態養殖基地,蟹農們正忙著捕撈螃蟹?!拔⑸胶箝l蟹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又大又肥,這些螃蟹假期前就被商家預訂了,這一籠就能賣到三四千元?!毙忿r張清軍提起一個地籠,掂了掂重量說,中秋節前后,大閘蟹膏肥黃滿,品嘗微山湖大閘蟹成為游客“必選項”。
搶抓假期消費市場,加大線上推廣,山東天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大閘蟹養殖基地負責人張賢明這幾天異常忙碌,大小訂單通過電商平臺不斷涌來?!吧鷳B養殖、科學養殖,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眮淼叫诽吝?,張賢明一手抓起一只螃蟹向記者展示。為保證螃蟹質量,他們在投喂顆粒飼料的同時,注重使用玉米、地瓜等自配飼料,后期投喂鮮魚鮮蝦,既保證了甜度又保證了肥度。今年,基地的螃蟹畝產最高可達500斤,畝均收入達1.5萬元,較傳統養殖模式高出5000-6000元。
中秋國慶假期,在武城縣的辣椒小鎮,綠油油的枝丫上掛滿了火紅的辣椒,一簇簇、一串串在風中搖曳?!敖衲昀苯反筘S收,這340畝種植的都是辣椒高產新品種,畝產7000斤,一畝地有6000元純收入?!蔽涑擎倧埞偻痛逍耜柪苯贩N植專業合作社椒田里,理事長王洪軍和村民們一起采摘,說話間身前的布包已經裝滿紅彤彤的辣椒。
作為“中國辣椒之鄉”,武城縣是我省三大辣椒生產區之一,年產辣椒30多萬噸?!懊刻觳少彽孽r椒都收集起來,當天全部烘干,后將陸續銷往全國各地,一部分還出口到韓國市場?!毙耜柪苯贩N植專業合作社張志遠介紹。如今,武城辣椒產業形成了集辣椒品種研發、標準化種植、收購貯存、粗精加工、物流銷售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帶動了村集體增收、群眾致富。
9月29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中華葫蘆文化園內,東昌府區2023年秋季黃河大集農產品展銷會正在舉行,臺上歡快的鑼鼓、歌舞表演精彩紛呈,臺下小磨香油、陽光玫瑰葡萄、紅富士蘋果、圓圓的秋月梨等特色農產品一應俱全。在舞臺的西側,葫蘆種植示范戶顏庭領趁著天氣晴好,正在抓緊搶收葫蘆。
葫蘆示范園內,一棵棵萎黃的葫蘆藤上吊掛著各式各樣的葫蘆,既有大到半米長的油錘葫蘆,也有可以在手里把玩的手捻葫蘆?!昂J從藤上剪下來,再打磨去皮,然后再晾曬、風干,這樣才算真正收進倉了。今年夏天風調雨順,葫蘆長勢良好,保守估計純利潤一畝地能掙4000元?!鳖佂ヮI說。
侯營鎮侯營村村民白秀蘭正手腳麻利地給葫蘆去皮,青皮葫蘆在打磨機的轉動下脫掉了外衣,露出了木質部分?!按蚰ヒ粋€葫蘆能掙一毛錢,我這一天能掙六七十塊錢?!卑仔闾m邊轉動手里的葫蘆邊說。
今年,顏庭領示范種植了13畝葫蘆,涉及八九個品種,而這些葫蘆即將有新“主人”王樹峰。作為聊城葫蘆文化協會會長、東昌葫蘆雕刻技藝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王樹峰常年從事葫蘆加工和葫蘆雕刻技藝推廣。顏庭領所種植的十幾畝葫蘆遠不夠王樹峰和他的團隊“消化”?!拔覀兘觼碛唵?,分發給掌握雕刻、烙畫技藝的村民進行加工,然后再回收銷售。農忙時照顧地里農活,農閑時加工葫蘆,刻刀、烙鐵成了他們手里的新農具?!蓖鯓浞逭f。(記者 王浩奇 張雙雙 高 田□通訊員 白文娟 于寧 張曉萌 參與采寫)